诺贝教育

他们的成功,你也可以复制

沈煜皓同学

早做准备,搭上2015学年的OFFER头班车

日期: 2020年12月25日


沈煜皓,目前就读于全上海最好的私立学校之一的华育中学初三年级,是诺贝教育的学生中最早获得2015学年录取通知的一位,2014年10月就获得了艾格隆学校的OFFER。事实上,他的爸爸妈妈与诺贝也是老朋友了。



▲沈煜皓就读的艾格隆学校


N-诺贝教育

S-沈煜皓妈妈


N-爸爸妈妈何时萌发了送孩子前往瑞士读书的念头?你们对瑞士这个国家有什么样的印象?

S-几年前,我们经朋友介绍认识了诺贝的王祺女士,并于2012年暑假参加了瑞士萝实学院的夏令营。那次夏令营对他感触特别深,三周归来后,孩子就主动提出:高中想到国外学习,尤其瑞士。说实话,那时候我们做家长的压根儿没想过让他高中去海外留学,总想着等读大学再说。一来觉得孩子还小,二来学校也从未考察过。可之后,孩子有机会就会一直和我们念及此事,虽然煜皓在国内学习成绩也很不错,应该是老师眼里聪明的那一类孩子,但他自己感觉上课更多是“跟从”,而缺乏十足的投入感,貌似他对学霸们惯常的“刷题术”也不是很感兴趣。反而他有很多广泛的兴趣爱好:物理、世界历史、军事机械、电玩、观影、听音乐、书法以及羽毛球等多项体育运动,我们也意识到孩子已经有了自己成熟理性的想法,于是我们开始着手考虑留学事宜。


对于瑞士,我们全家都心存极大的好感:安全、中立、纯净、富饶、发达、先进,这些都是我们脑海中马上可以想到的对瑞士这个好地方的形容词。我们也喜欢瑞士人“守时、严谨、友善、阳光”的特质。而瑞士的教育又是“小而精”。所以,我们也很乐意让自己的孩子去被“言传身教”,感受这些文化积极正面的影响。英国、美国的教育也很不错。但是,一来那里中国学生实在太多,不想孩子千里迢迢去感受差异不大的环境;二来心理上感觉瑞士更安全踏实,距离“赌、毒”等不良习气更远些吧。


N- 在择校过程中,为什么选择了艾格隆学校?在申请过程中,又经过了哪些曲折呢?

S-我记得在2013年的10月,我们参加了诺贝教育举办的10所瑞士顶级寄宿学校的中国说明会,10所学校的招生官或校长都亲自到场。通过近距离的深入了解,我们对瑞士教育有了更大的信心,尤其感到艾格隆学校非常适合我们孩子。同时我们也感觉到,由于申请的中国学生人数越来越多,但学校为了保持公平公正和真正的国际化,又严格遵守10%的学生国籍的限额政策,因此瑞士学校的申请竞争也越来越激烈。所以,到底是2014年8月入学(那样的话,比我们原定的计划提早了一年)?还是2015年8月入学(又担心下一年,是否更难申请)?让我们家庭一直在不断考虑中。


直到2014年的3月,我们开始尝试递交申请和面试等等,虽然招生管Mark Silverstain对煜皓很赞赏并给予很大鼓励,但是当年8月入学的名额已满,我们启动得还是晚了些!孩子当时非常失望,说有话要和学校说。我鼓励他不要沮丧,把自己的想法大胆表达出来!于是,我们也积极与诺贝教育的王祺女士沟通,大家也都鼓励煜皓自己同学校的招生办公室进行电邮联系,再次表达想要进入艾格隆学校的强烈愿望并阐述了理由。感谢诺贝教育的鼎力相助,早早争取到2015年度入学考的资格:学校再次向煜皓伸出了橄榄枝,并预约于2014年10月2日前往学校进行一日的参观以及正式的笔试和面试。于是我们如约前往,并最终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。


N-瑞士教育的考察之旅中,一家人都有哪些触动?亲眼所见的瑞士教育和当初想象中的有哪些不一样?

S-艾格隆学校确实很美,位于AIGLE小镇美丽的半山上,环境优美又远离城市的喧嚣,是个适合读书的好地方;我们见到每个学生都很运动很阳光,学校的运动项目和场所足够丰富,适合这个年龄段孩子学习的特性;餐厅很大气,宿舍很温馨,能在这样的环境学习和生活,着实令人向往。老师都很友善,300多的学生总数和1:5的师生比,我们认为规模适中,学生太多怕孩子受到的关注不够,太少又恐怕师资受限。而瑞士本是IB课程的发源地,在那里学习IB课程应该是最合理的选择吧;学校本身又是SAT的考点,足以证明其学术水平的强大;艾格隆在常春藤大学中还有自己的校友会,这也同样证明他的学术水平值得选择也更值得期待。参观当天,煜皓就一直沉浸在快乐、兴奋和无限向往中。


N-那现阶段,煜皓在做哪些准备呢?

S-煜皓尚在原来学校正常学习。寒假中,需要加强体育锻炼、加强英语的阅读以增加词汇量,并开始选修新的艺术课程,为未来丰富的课程、全新的学习方法、清新的空气、友善的同学和老师、应接不暇的课余生活,做好充分的准备。另外,很多要留学的孩子外语和西方文化都颇有造诣,倒是容易忽略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历史。在此提醒千万不能丢啊!其实全世界都很羡慕中国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的!要加强学习!


N-对于也想到瑞士求学的学弟学妹们,煜皓能否送上一句自己最深切的感言?

S-充满自信,不卑不亢,加油努力!